永善:教育“组团式”帮扶激活人才成长“一池春水”
近年来,永善县坚持统筹谋划,充分发挥教育“组团式”帮扶优势,在“传帮带”上谋策略,根据受帮扶学校实际情况,健全完善规章制度,改革教学模式,开展各项教育引领活动,提供“链条式”帮扶服务,促进帮扶成果转化,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快速提升。
2022年,中组部、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工作,上海、云南分别选派出上海闵行4人和云南省“省管校用”6人,两支队伍构成教育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团队,担任学校管理层和骨干教师。
面对东西部教育环境差异,帮扶团队细致盘点“校底”,熟悉了解学校规章与运作机制,立足于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师生情况,开展了教学讲座、课题引领、听评课、师徒结对、同课异构、集体备课等常规教育实践活动。
“在备课和写教案方面,我们经过精心的安排和布局,规范性地表达书写。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,为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,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具体化、具有可操作性。”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数学教师、永善县溪洛渡高级中学教科室副主任刘晓清说道。
“我来永善以后,带来了上海新的教学理念,为老师们上了示范观摩课,走进课堂听了我校英语老师的随堂课。课后,我们一起研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,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。”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英语教师、溪洛渡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副组长张天萍说道。
同时,帮扶团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交流平台,与县内、市内其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,开展互动交流,教学研讨,扩大辐射影响,发挥倍增效应,推进帮扶成果转化。
“我们帮扶团队以中组部‘四个明显提升’的帮扶目标为出发点,基于溪高的实际,想办法、谋发展。其中,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关键,我们充分利用东西部各类资源,积极搭建‘组内——校内——校际——县域——省际’各种学习交流展示平台,利用校长名师工作站,邀请上海、昆明名师名校长为我们做新课改理论和实践的多形式指导,作为常规工作,在校内开展同课异构、班主任论坛、各层面课赛,全面提升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。”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副校长、永善县溪洛渡高级中学校长范玉华说道。
据悉,“组团式”帮扶工作开展以来,帮扶团队成员累计带动100余名学科年轻教师成长,32对教师形成师徒结对关系,教师参加市、县教学技能比赛获奖20人次,带动帮扶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。
“我们来了以后,在教育教学教研这一块,主要是从教学上强化了学校教学的六环管理,对教师进行常规的教学培训,开展日常的听评课,尤其是帮扶专家听评我们溪洛渡高级中学老师的课。”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党委副书记、永善县溪洛渡高级中学副校长董正强说道。
在帮扶团队的引领和全体师生的积极努力下,2023年,溪洛渡高级中学被评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学校,同时还获得“昭通市教育发展先进集体”“昭通市美育特色校”等荣誉称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