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-6月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、省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扎实做好“产、城、人”三篇文章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提振市场消费信心,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求进、进中提质。随着消费市场有序恢复,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实落细,消费市场呈平稳向好态势。
(一)消费市场加快恢复。随着消费市场有序恢复,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,消费市场恢复态势明显。1—6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999万元,同比增长13.2%。增速比1—5月份回落0.43个百分点,2023年1-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。
(二)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。1-6月,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实现零售额10775万元,同比增长23.2%。
(三)限额以上住宿餐饮消费继续回暖。随着餐饮线下消费市场有序恢复,居民服务消费需求逐步释放,带动相关消费回暖向好。1—6月,限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989.4万元,同比增长44%,限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155万元,同比增长49.1%。
(四)汽车销售增速明显。因汽车购置税减半、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以及举办营消优惠活动等,汽车消费能力提前兑现,汽车销售增长明显,1—6月,限上零售额中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853万元,同比增长72.22%。
二、消费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
(一)消费市场支撑乏力。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连续多年高位运行,今年增长压力很大,在库企业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四大行业增速的重要评估依据,全县在库限上批零住餐企业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。2023年1-6月全县在库贸易企业共27家,仅比2022年增加3家。
(二)消费分布很不均衡。从全县行业企业数量情况来看,全县27家限上企业中批零企业17家,占比高达63%,住餐企业仅10家,占比仅37%,住宿餐饮业企业明显偏少,直接影响相关行业增加值的核算。
三、做好今后消费市场工作的几点建议
(一)加强企业培育入统。要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,对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,要增强稳岗政策支持力度,提供资金周转优惠条件,着力加快各项扶持政策向中小微企业传递。同时,要培育重点商贸企业,引导重点贸易企业进行产业升级,向品牌化、综合化和网络化的商贸模式进行转变,大力引进优质企业、总部企业和龙头企业,要及时有效的把符合条件的单位纳入统计笼子中来,真实客观反映市场消费状态。
(二)推动消费优化升级。当前,居民消费逐步呈现个性化、多样化、多层次的特点,各种新型消费模式成为拉动居民消费的新动力,要紧抓新型增长动力,推动消费优化升级,要引导好、培育好、推进好健康消费、文旅消费、数字消费等各类新型消费,扩大新兴消费市场,抢抓线上消费机遇;要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,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;要加强消费环境监督检查,构建安全放心、文明健康、公平公正、诚信友好的社会消费环境,提升消费体验,用优良的市场环境拓展消费增长空间。
(三)释放消费市场潜能。近年来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和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,进一步拓宽了消费增长空间和内需市场潜力,要顺势而动,释放消费市场潜能。要健全公共服务,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,努力增强居民消费信心,使需求潜能转变为现实消费,要减税降费,提高养老金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,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,多渠道持续增加居民收入,激活消费市场潜能。
滇公网安备53062502000111号